铝合金切削液是一种专门用于铝合金加工过程中的工艺用油,主要起到冷却、润滑、清洗和防锈等作用,以提高加工效率、保证加工质量并延长刀具使用寿命。铝合金切削液的主要成分包括基础液、表面活性剂、润滑剂、防锈剂等,以下是具体介绍:

基础液
水:水基切削液的主要成分,具有良好的冷却性能,比热容大,能有效吸收切削热。且来源广泛、成本低、不污染环境。
矿物油:油基切削液的主要成分,润滑性和防锈性好。不同型号的矿物油粘度和馏程不同,可根据加工需求选择。如高速切削时用低粘度矿物油,重负荷切削用高粘度矿物油。
合成酯:具有良好的润滑性、生物降解性和热稳定性,可部分或完全替代矿物油。能提供优异的边界润滑性能,降低摩擦和磨损,且对环境友好。
表面活性剂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如脂肪酸皂、磺酸盐等,具有良好的乳化、分散和去污能力。能使矿物油或合成酯均匀分散在水中,形成稳定的乳化液或半合成切削液,还能降低切削液表面张力,使其更好地渗透到切削区域。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如聚氧乙烯醚类,乳化、润湿和增溶作用强。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使用,可提高切削液稳定性和清洗性能,且泡沫少,适用于高速切削和高压冷却系统。
润滑剂
油性剂:如动植物油脂、脂肪酸及其酯类,含有极性基团,能在金属表面形成物理吸附膜,降低摩擦系数,提高润滑性能,改善加工表面质量。适用于中低速切削。
极压添加剂:在高温高压的切削条件下,能与金属表面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化学吸附膜或化学反应膜,防止刀具与工件直接接触,减少磨损和摩擦。常见的有硫系、氯系、磷系极压添加剂。
防锈剂
水溶性防锈剂:如亚硝酸钠、三乙醇胺等,能在铝合金表面形成保护膜,阻止水分和氧气与金属接触,起到防锈作用。但亚硝酸钠有毒,逐渐被环保型防锈剂替代。
油溶性防锈剂:如石油磺酸盐、脂肪酸金属皂等,用于油基切削液或半合成切削液,在金属表面形成疏水性保护膜,防止水和空气侵入,具有良好的防锈性能。
杀菌剂
切削液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滋生细菌和霉菌,导致切削液变质发臭,性能下降。杀菌剂能抑制或杀灭微生物,延长切削液使用寿命。常见的有苯并三氮唑、异噻唑啉酮等。
其他添加剂
消泡剂:切削液在循环使用过程中易产生泡沫,影响冷却和润滑效果,还可能导致机床故障。消泡剂能降低泡沫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常用的有硅油类、聚醚类消泡剂。
pH 值调节剂:用于维持切削液的 pH 值在一定范围内,一般为 8 - 10。合适的 pH 值能保证切削液的稳定性和防锈性能,防止铝合金腐蚀,常用的调节剂有碳酸钠、氢氧化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