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从事金属切削液切削油导轨油液压油火花机油等工业润滑油产品的研发与销售!
4公司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  ->  公司动态

一起看看关于如何判断火花机油是否需要更换?


火花机油是电火花加工(EDM)中用于冷却、绝缘和排屑的关键介质,其性能直接影响加工精度、效率及设备寿命。那么,小编说一下关于在判断火花机油是否需要更换,可从油液状态、加工性能、设备异常及理化指标四个维度综合评估。以下是具体判断方法及操作细节:
火花机油
一、观察油液物理状态(直观快速判断)
1. 颜色变化
正常状态:矿物油呈无色或淡黄色,合成油 / 酯类油接近透明(如嘉实多 EDM 200 为无色)。
需更换信号:
油液变深褐、黑色(金属碎屑氧化或油液碳化);
出现乳白浑浊(混入水分,可能因冷却系统泄漏导致)。
操作建议:取少量油液滴在白色滤纸上,若中心沉积深褐色杂质环,需立即换油。
2. 黏度异常
正常手感:手指揉搓油液应有顺滑感,无明显黏腻或稀薄变化。
需更换信号:
黏度变高(像蜂蜜般黏稠):油液氧化产生胶质;
黏度变低(如水般稀薄):高温导致成分分解。
简易测试:用相同量杯分别装新油和使用中的油,同时倾倒,若旧油流速明显更快或更慢,说明黏度已变化。
二、加工性能下降(直接关联生产质量)
1. 放电稳定性变差
异常现象:
加工时火花闪烁不规则,伴随 “滋滋” 异响(绝缘性下降);
电极与工件频繁短路,需手动停机调整(间隙被杂质堵塞)。
案例:加工钢件时,正常放电间隙约 0.05mm,若油液杂质过多,间隙可能缩小至 0.02mm,导致放电能量集中,工件表面烧蚀。
2. 加工效率降低
典型表现:
相同参数下,材料去除量减少 10% 以上(如原本每小时去除 10g 铜,现仅 8g);
加工表面粗糙度上升(如 Ra 值从 0.8μm 增至 1.6μm)。
原因:油液冷却效率下降,金属碎屑堆积导致放电能量分散。
三、设备运行异常(间接反映油液状态)
1. 油温持续过高
正常范围:加工时油温应维持在 25-40℃,超过 50℃需警惕。
异常信号:
冷却系统正常但油温持续>50℃(油液碳化,导热性下降);
油箱表面烫手,油液挥发加剧(矿物油闪点接近加工温度)。
2. 过滤器频繁堵塞
现象:
纸质过滤器(精度 10μm)更换周期从 1 个月缩短至 1 周;
油泵压力指示灯常亮(杂质堵塞油路)。
四、理化指标检测(精准判断)
1. 闪点测试
标准要求:新油闪点需≥100℃(矿物油)或≥150℃(合成油),使用中若闪点下降>15% 需更换。
简易操作:用打火机靠近油液表面(距离 5cm),若出现闪燃现象,说明闪点已低于安全值。
2. 酸值检测
原理:油液氧化会产生有机酸,酸值越高,腐蚀性越强。
标准:新油酸值≤0.1mgKOH/g,使用中若>0.5mgKOH/g,需立即换油(可用 pH 试纸粗略检测,正常呈中性,酸性时试纸变红)。
3. 含水量测试
允许范围:含水量≤0.05%(重量比),超过 0.1% 会导致放电不稳定。
检测方法:
热试法:取少量油液滴在灼热铁板上,若出现 “滋滋” 声或气泡,说明含水量超标;
专用仪器:使用卡尔费休水分测定仪,精确测量水分含量。
五、应急处理与注意事项
临时过滤抢救:若发现油液浑浊但未完全失效,可使用硅藻土过滤器(精度 1μm)循环过滤 2-3 小时,暂时改善油质(仅适用于合成油 / 酯类油)。
不同油品混用禁忌:矿物油与合成油不可混用(会产生沉淀),更换不同类型油液时,需用煤油清洗油箱及油路系统。
废油处理:更换后的废油需密封存放,交由有资质的危废处理公司(如东江环保),避免直接排放导致环保处罚(罚款可达 5-10 万元)。

[返回]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