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从事金属切削液切削油导轨油液压油火花机油等工业润滑油产品的研发与销售!
4公司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  ->  公司动态

哪些因素会影响模具钢切削液的使用效果?


​模具钢切削液的使用效果直接影响切削加工的效率、模具钢表面质量及刀具寿命,其性能受切削液自身特性、加工条件、模具钢材质、维护管理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以下是具体分析:
​模具钢切削液
一、切削液自身特性
切削液的成分和性能是决定其使用效果的核心因素,主要包括:
类型与成分匹配性
模具钢(如 Cr12、H13、S136 等)多为高硬度、高合金材料(含 Cr、Mo、V 等元素),切削时摩擦剧烈、温度高,需切削液具备良好的冷却、润滑和防锈性:
乳化液(含矿物油 + 乳化剂):润滑性较好,但冷却性中等,适合中低速切削(如铣削、钻孔),但易滋生细菌变质,需配合杀菌剂使用。
合成切削液(水基,含防锈剂、润滑剂):冷却性强、不易变质,适合高速切削(如磨削、高速车削),但润滑性较弱,对高硬度模具钢可能导致刀具磨损加快。
半合成切削液(乳化液 + 合成液):平衡冷却与润滑,通用性强,是模具钢切削的常用选择。
若类型选错(如用纯冷却型切削液加工高硬度模具钢),会因润滑不足导致刀具磨损或工件表面粗糙度超标。
关键性能指标
冷却性:取决于导热系数和比热容,冷却不足会导致刀具过热(红硬性下降)和工件热变形(尤其精密模具零件)。
润滑性:由极压添加剂(如硫化物、磷化物)决定,润滑不足会加剧刀具与工件的摩擦,产生积屑瘤(影响表面精度)。
防锈性:模具钢切削后若短期不处理,易因切削液残留或水分导致锈蚀,需切削液含防锈剂(如亚硝酸钠、羧酸胺),防锈期通常需≥7 天。
稳定性:乳化液的乳化稳定性差会分层,合成液的 pH 值不稳定(过低易腐蚀、过高易刺激皮肤),均会影响使用效果。
二、加工条件与参数
切削方式与刀具
高速切削(如 CNC 铣削、磨削,线速度>100m/min):摩擦生热大,需切削液具备强冷却性(如合成液),且需高压喷射(0.3-0.5MPa)以冲破切削区的蒸汽膜。
低速重切削(如锻造模具钢的粗车,进给量大):刀具承受大载荷,需切削液高润滑性(如极压乳化液),减少刀具崩刃。
刀具材料:高速钢刀具耐热性差,依赖切削液冷却;硬质合金 / 陶瓷刀具耐高温,更需润滑性防止磨损,若切削液润滑不足,刀具寿命会缩短 30% 以上。
浓度与流量
浓度:乳化液 / 半合成液的浓度需严格控制(通常 5%-10%),浓度过低会降低润滑性和防锈性,过高则易产生泡沫、黏附刀具。
流量与喷射方式:切削液需充分覆盖切削区(如采用多喷嘴定向喷射),流量不足(如<10L/min)会导致局部冷却润滑不充分,形成 “干切削”,加剧磨损。
三、模具钢材质特性
硬度与成分
高硬度模具钢(如淬火后的 Cr12,硬度>HRC50):切削抗力大,刀具易磨损,需切削液含极压添加剂(如氯系、硫系),形成化学润滑膜减少摩擦。
高合金模具钢(如 H13 含 Cr 5%、Mo 1.5%):导热性差,切削热易聚集,需切削液冷却性强,同时防锈剂需适配合金成分(避免化学反应导致斑点)。
表面状态
毛坯表面有氧化皮、锈蚀时,会加速切削液污染(氧化皮脱落混入切削液),需预处理(如喷砂),否则会降低切削液清洁度,影响润滑效果。
四、维护与管理
清洁度
切削液中混入切屑、油污、灰尘等杂质时,会堵塞喷嘴、磨损刀具,还会滋生细菌(乳化液尤其明显),需定期过滤(用磁性分离器、纸带过滤机),每周清理沉渣。
pH 值与浓度监控
乳化液 pH 值需维持在 8-9(碱性),过低(<7)易腐蚀工件和设备,过高(>10)易刺激皮肤且导致乳化剂分解,需定期检测并添加 pH 调节剂。
浓度随使用时间会因蒸发、消耗降低,需每周检测(用折光仪),及时补加浓缩液。
更换周期
乳化液通常每 3-6 个月更换一次,合成液 6-12 个月,长期不更换会因添加剂失效、细菌超标导致性能恶化,影响加工质量。
五、环境因素
温度与湿度:高温(>35℃)会加速切削液蒸发和细菌繁殖,需储存在阴凉处;高湿度(>80%)会降低防锈效果,需加强车间通风或增加防锈剂浓度。
水质:配置切削液的水质(硬度、pH 值)影响稳定性,硬水(钙镁离子含量高)会与切削液中的乳化剂反应生成沉淀,需使用软水或添加软水剂。

[返回]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